無線網絡覆蓋農民種地也能不用下地
坐在家里,50歲的大興區龐各莊鎮南李渠村農民宋紹堂打開了電腦,登錄系統,頁面中一大堆數據蹦了出來,“棚里現在溫度31攝氏度,濕度65%,光照適中。”畫面再一變,是溫室實時影像,屏幕中一顆顆西紅柿,已有雞蛋大小,“長勢不錯。”合上筆記本,宋紹堂悠閑地端起茶杯,“沒想到吧,如今咱農民種地不用下地。”
出京開高速,沿著龐安路向東,宋紹棠就住在路邊的南李渠村。昨天,記者來到了他的家,聽這位老莊稼把式講“農業經”。“擱過去,種地憑的是經驗。”他說,“地里啥時該澆水,該澆多少水,都看個人的經驗。溫度咋控制?自己進棚,看看是冷是熱,也沒個標準。”靠天吃飯,碰上壞年景兒,一年收入沒多少。
如今呢?“莊稼一枝花,全靠科技來當家。”他拉著記者,走進了他家的6號大棚。
雖已初冬,6號棚里卻溫暖如春。綠油油的秧,青紅相間的西紅柿,個個透著水靈。
他拿著一個黃顏色、巴掌大的長方盒子對記者說:“科技設備是咱農民種地的‘主心骨’。過去憑經驗,如今憑精準科技。”
他手里拿的叫“溫室娃娃”,能對棚內空氣溫度、濕度、土壤濕度、光照強度等重要的環境參數進行實時監測,傳入電腦后,對溫室環境信息進行處理分析,“哪個指標高了低了,它就會報警。”宋紹堂說,“這是6年前安的第一個科技法寶。”
打開筆記本電腦,屏幕中各種數據一應俱全,“今天室外溫度11攝氏度,棚內溫度31.2攝氏度,”他念著,“溫度稍高,通風降溫。”按下按鈕,通風口打開,10來分鐘,溫度就降到了30攝氏度的標準值,“憑科學數據來種地。”
“再看這個,今年新裝的,土壤墑情自動監測儀。”他又從地里拔出了一個黃色儀器,“監測土壤水分,控制灌溉時間和澆水量。”他手一指墻上掛著的方盒子,“那是信號發射器,監測數據通過無線網絡傳到電腦,隨時隨地都能看。”
數據顯示,目前土壤濕度為65%,“合適,得等會兒再澆水。”
看記者驚詫,他笑了:“還有呢。”走到大棚中間,指著上面的攝像頭說:“遠程監控,就是去外地旅游,我都能知道棚里情況。”用電腦軟件控制攝像頭,畫面還能拉遠拉近,即使只看角落里的一顆果實,也特清楚,“咱農民的科技裝備,還多著咧。”
數據傳輸用無線網絡,供電用太陽能,太方便了。
“如今種地,坐在屋里就行了。”他指著電腦,屏幕中溫度、濕度、風速、太陽輻射、蒸發量……各種數據特齊全,“還和農科院聯了網,作物有問題,專家直接就能看見,隨時給指導。”省心,效果更好。“節水90%,肥料利用率提高10%,節省人力物力,產量能增二三成。”
科技設備好,安裝還有政府給補貼,“農民自己就花一點錢,今年咱合作社10來戶都安了,產量都提高幾成。”
從靠天吃飯,到靠科技吃飯,宋紹堂說農民省心了,省力了,收成更多了,“明年,我打算把自家網站完善一下,讓消費者也能看見咱棚里的實時畫面。咱種植科學,您買著放心。”
科技創新,幫農民種地不下地,收獲的,是農業欣欣向榮的未來。
新聞背景
科技塑造都市型現代農業“金字招牌”
北京土地資源有限。多年來,本市致力于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優質高效農業,科技成為農業的第一生產力。
為全面推進農業現代化,市委、市政府于2004年頒布了“221行動計劃”,把科技支撐擺在了突出位置。2010年,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建設被列入市政府擬辦重要實事之一。2011年,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全面推進北京都市型現代農業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
一系列政策的出臺,為都市型現代農業的發展提供了保障和支撐。
經過近十年的努力,北京都市型現代農業已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科技發揮的作用日益凸顯。在北京,越來越多的農業科技資源聚集,完善了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在北京,先進農業科技成果不斷輻射全國,通過科技合作、建立示范基地、科技成果轉化等形式,使科研成果在全國各地開花結果。
科技,正為北京打造都市型現代農業“金字招牌”提供著源源不竭的動力。